经讯
只为更好决策!

北交所即将踏上征途,有哪些需要注意的?

十家公司公告11月15日在北交所上市

11月10日,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发布十家公司上市公告书。上述公司经北交所同意,将于11月15日在北交所上市。结合目前新的进展,我们建议关注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:

1)十家发布公告公司的基本情况。 这十家公司分别为晶赛科技、科达自控、中寰股份、同心传动、大地电气、志晟信息、中设咨询、汉鑫科技、广道高新、恒合股份。这些公司前期是按照精选层的标准挂牌,全部采用现金缴款、定价发行的模式,发行市盈率中值为18.7X,发行估值区间为[11.3X,47.1X]。平均募资1.8亿元,募资区间为[1.1,2.7]亿元。行业分布上,分别来自信息技术(6家)、工业(3家)、可选消费(1家)。

2)其余已经挂牌和未发布上市公告企业情况。 除以上10家公司外,目前还有1家公司吉冈精密也完成了前期挂牌流程,但相较这十家公司时点略晚。同时截止11月10日,精选层已经挂牌71家公司,这些公司未来将会平移至北交所。这些公司主要集中于机械、电子等板块,总市值2743亿元,流通市值1085亿元,市盈率中值31.3倍。

3)关注以上公司上市后初期的流动性情况。 我们认为相比精选层有望出现“质”的提升。11月10日精选层公司的换手率中值为1.0%(同日科创板和创业板分别为2.3%和3.8%)。我们认为以上公司登陆北交所后,初期换手率相较此前精选层将明显提升:一方面初期市场关注度可能较高,我们认为有望带来交投活跃;另一方面北交所在流动性层面相较精选层有较多制度优化,如允许更多类型的机构投资者参与北交所投资、下调北交所的个人投资者参与门槛,等等。

4)我们预计这十家公司上市初期表现可能稳中向好,后续个股层面将显现分化。 我们预计以上十家公司在北交所上市初期,整体表现有望相对积极,三点原因:a)初期市场关注度较高,不排除出现阶段性的估值溢价;b)流动性明显改善对北交所估值也有望起到一定的提振作用;c)上述公司整体估值不高(科创板和创业板当前市盈率分别为69倍和50倍)。后续企业表现本质还是取决于公司的基本面、成长性等因素,预计会逐步显现分化。

5)关注北交所一些制度差异在交易层面的影响。 如在交易机制上,北交所新股首个交易日不设涨跌幅,后续涨跌幅限制为30%,宽于科创板和创业板20%的涨跌幅限制。

我们预计以上公司登陆北交所初期,对A股市场整体表现和流动性影响有限。 目前精选层的总市值不足3000亿元,我们测算即使按照5-10%的初期换手率假设,北交所初期的成交额可能在150-300亿元左右,占目前A股市场总成交额的1.3%-2.7%(按最近十个交易日1.1万亿元成交额计算),影响相对较小。以上公司登陆北交所初期,可能提升投资者对于资本市场尤其是创新型企业的关注度,有利于整体交投活跃。

北交所制度建设和完善推进较快。 从9月2日决策层宣布计划设立北交所,到11月15日一批企业将在北交所上市,仅仅间隔不到3个月的时间。在此期间,监管层、北交所密集出台了一系列制度安排。较重要的时间点包括:

1)9月2日晚习近平主席宣布设立北交所,证监会随后发文定调北交所发展方向;

2)9月3日北京证券交易所有限责任公司注册成立,为公司制形式,由股转系统100%持股。同日证监会就北交所起草和修订的6项基本制度公开征求意见并举行新闻发布会;

3)9月5日北交所就3项基本业务规则公开征求意见;

4)9月10日北交所发布3项审核规则征求意见稿。同日北交所官网上线试运行;

5)9月17日证监会就北交所改革配套规范性文件公开征求意见。同日北交所发布投资者适当性管理办法(试行);

6)9月22日北交所宣布计划开展全网测试,并分别于9月25日和10月9日执行;

7)10月30日证监会正式发布5项文件及配套说明文件,并对北交所转板公开征求意见。同日北交所发布4项基本业务规则及6件配套细则和指引;

8)11月2日北交所发布2件基本业务规则及31件细则指引指南。至此北交所7项基本业务规则已经全部发布。上述规章、规范性文件也均将于2021年11月15日正式施行。

近期仍需关注的一些细项进展。 如北交所表示将继续推进的涉及QFII和RQFII证券交易、发行审核、市场组织、技术准备等方面工作。机构投资者如何参与北交所的具体安排也需要密切关注。截止11月10日,尚未有按照北交所注册规则计划安排上市的公司公开信息,未来也需要关注在新的注册规则下,企业在北交所注册、询价,以及投资者相应参与情况。

赞(0) 打赏
分享到: 更多 (0)

觉得文章有用就打赏一下文章作者

非常感谢你的打赏,我们将继续给力更多优质内容,让我们一起创建更加美好的网络世界!

支付宝扫一扫打赏

微信扫一扫打赏